廉政动态

永宁:深化工作机制 提升巡察质效

稿件来源:宁夏纪委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: 2024-12-30 08:56:24
分享至:

  永宁县委巡察办为高质量推进巡察全覆盖,探索建立“123”工作机制,以完整、严谨、高效的工作链条,有效推动巡察工作落实落细,更好发挥巡察“利剑”作用。

  用好“一方案”,夯实巡察工作根基。每轮巡察工作开展前制定巡察工作方案,详细规划巡察工作的“时间表”“路线图”“任务书”,通过集中授课与组内培训相结合,深学细悟方案内容,帮助巡察组明确工作重点和任务,了解被巡察单位职责,准确把握巡察监督重点和方式方法,科学合理安排工作进度和工作内容,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,有效提升工作效率。同时为巡察组编印巡察手册、汇编相关政策,推进巡察工作制度化、规范化。

  绘好“两张图”,规范巡察工作路径。紧扣巡察全覆盖要求,绘制巡察工作流程图、巡察全覆盖五色图,明晰巡前、巡中、巡后三大环节各项任务、责任主体和时限要求,动态掌握巡察工作任务,不断推动巡察工作程序化、精准化、规范化。巡察工作流程图囊括了巡察准备、巡察了解、巡察报告、反馈移交、巡察整改等多个环节,工作推进到哪一步,进行到哪一环节,一目了然,帮助巡察干部即时“对账”、按时“交账”,确保不漏项、无盲点。巡察全覆盖五色图,以对象为横轴,以时间为纵轴,以方式定坐标,区分常规巡察、交叉巡察、提级巡察、巡察“回头看”、对村(社区)直巡,以图为“径”,使目标任务精准化、工作进展形象化、整体进度可视化,“干什么”一望而知,“何时干”一目了然,“怎么干”一清二楚。

  抓好“三提示”,保障巡察精准推进。坚持整体用力、规范运行,在工作质量上强把关,在工作节点上常提醒,全过程推进巡察工作质量稳步提升。一是巡中提示增质效。成立巡中指导督导组,对巡察全过程进行业务指导和纪律作风督导,探索“周报告、周研判、周提示”机制,常态化跟进了解各巡察组工作开展情况,结合阶段工作任务,每周制发工作提示,从组内学习、工作作风、问题底稿等多维度明确有关要求,强化巡察组责任,督促各项工作落实,有效破解巡察发现问题不深入、不彻底,问题定性不精准等巡察“中梗阻”问题。二是履新提示压责任。巡察办与被巡察单位充分互动,密切关注主要负责人调整变动情况,及时向新任“一把手”下发接续整改提示函,督促做好整改交接,压实被巡察单位整改主体责任,确保巡察整改责任不脱节、不断档,持续做实做细巡察“后半篇文章”。三是巡后提示促整改。坚持整改从反馈开始,建立反馈意见、整改提示“手递手”同步交接机制,每轮巡察反馈意见和整改提示函,由各级巡察党组织“一把手”签收,整改提示函从整改责任、时间节点、整改要求等方面明确巡察整改各环节任务和流程,切实解决“谁来改、改什么、怎么改”的问题,实现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完整闭环,确保巡察工作连贯性与实效性,有效发挥巡察监督效能,推动被巡察单位整体提升和健康发展。(永宁县纪委监委)

>>><<<

永宁:深化工作机制 提升巡察质效

2024-12-30

  永宁县委巡察办为高质量推进巡察全覆盖,探索建立“123”工作机制,以完整、严谨、高效的工作链条,有效推动巡察工作落实落细,更好发挥巡察“利剑”作用。

  用好“一方案”,夯实巡察工作根基。每轮巡察工作开展前制定巡察工作方案,详细规划巡察工作的“时间表”“路线图”“任务书”,通过集中授课与组内培训相结合,深学细悟方案内容,帮助巡察组明确工作重点和任务,了解被巡察单位职责,准确把握巡察监督重点和方式方法,科学合理安排工作进度和工作内容,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,有效提升工作效率。同时为巡察组编印巡察手册、汇编相关政策,推进巡察工作制度化、规范化。

  绘好“两张图”,规范巡察工作路径。紧扣巡察全覆盖要求,绘制巡察工作流程图、巡察全覆盖五色图,明晰巡前、巡中、巡后三大环节各项任务、责任主体和时限要求,动态掌握巡察工作任务,不断推动巡察工作程序化、精准化、规范化。巡察工作流程图囊括了巡察准备、巡察了解、巡察报告、反馈移交、巡察整改等多个环节,工作推进到哪一步,进行到哪一环节,一目了然,帮助巡察干部即时“对账”、按时“交账”,确保不漏项、无盲点。巡察全覆盖五色图,以对象为横轴,以时间为纵轴,以方式定坐标,区分常规巡察、交叉巡察、提级巡察、巡察“回头看”、对村(社区)直巡,以图为“径”,使目标任务精准化、工作进展形象化、整体进度可视化,“干什么”一望而知,“何时干”一目了然,“怎么干”一清二楚。

  抓好“三提示”,保障巡察精准推进。坚持整体用力、规范运行,在工作质量上强把关,在工作节点上常提醒,全过程推进巡察工作质量稳步提升。一是巡中提示增质效。成立巡中指导督导组,对巡察全过程进行业务指导和纪律作风督导,探索“周报告、周研判、周提示”机制,常态化跟进了解各巡察组工作开展情况,结合阶段工作任务,每周制发工作提示,从组内学习、工作作风、问题底稿等多维度明确有关要求,强化巡察组责任,督促各项工作落实,有效破解巡察发现问题不深入、不彻底,问题定性不精准等巡察“中梗阻”问题。二是履新提示压责任。巡察办与被巡察单位充分互动,密切关注主要负责人调整变动情况,及时向新任“一把手”下发接续整改提示函,督促做好整改交接,压实被巡察单位整改主体责任,确保巡察整改责任不脱节、不断档,持续做实做细巡察“后半篇文章”。三是巡后提示促整改。坚持整改从反馈开始,建立反馈意见、整改提示“手递手”同步交接机制,每轮巡察反馈意见和整改提示函,由各级巡察党组织“一把手”签收,整改提示函从整改责任、时间节点、整改要求等方面明确巡察整改各环节任务和流程,切实解决“谁来改、改什么、怎么改”的问题,实现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完整闭环,确保巡察工作连贯性与实效性,有效发挥巡察监督效能,推动被巡察单位整体提升和健康发展。(永宁县纪委监委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