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化

美丽中国 | 渌水变奏曲

稿件来源: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: 2023-03-24 07:51:43
分享至:

  “渌水明秋月,南湖采白。荷花娇欲语,愁杀荡舟人。”晨光熹微或者月白风清的窗下,吟哦李白的《渌水曲》,一条澄碧、清幽、温婉的河流,便似乎伴着高洁而雅致的琴音,从远古悠悠流淌而来。

  游踪遍布大江南北,时常“登高壮观天地间”的李白,对这条叫渌水的河流,一生可谓情有独钟。汉阳病酒,他浮想联翩:“啸起白云飞七泽,歌吟渌水动三湘”;广陵赠别,他意兴遄飞:“天边看渌水,海上见青山”……

  或许,到后来,李白笔下的渌水,已不只是那条奔腾的河流,而是一种澄澈、深静与浩渺的象征,是原始、隐逸而明净流动的美。

  

  渌江又名渌水,发源于江西杨歧山千拉岭南麓。它清逸脱俗,打破“世间无水不朝东”的自然规律,偏偏向西而流。一江澄碧淌过江西萍乡、湖南醴陵、株洲渌口的山谷、丛林、田园、村庄与市镇,在古镇渌口向身后的群山、原野作最后一次深情回眸,一头扎入奔腾的湘江,而后向八百里洞庭、万里长江奔涌而去……

  渌江是湘江的一级支流,有三百里渌江的美誉。干流绵延168公里,像一面柔软而悠长的镜子,倒映着亘古的苍穹、云霞与花开花落。它也是萍乡、醴陵和渌口三个地区的母亲河,千百年来滋润着两岸广袤、肥沃的土地,哺育了无数敦厚、朴素的湘赣儿女。渌江一路跌宕起伏,蜿蜒向前,肆意铺陈出沿岸图画般的江南风光:阡陌纵横,田园翠碧,人口稠密,物产丰饶,似乎刚刚从一位大画家的笔端妖娆而出。

  渌水下洞庭,通长江,达大海,是湘东赣西重要的交通线。江上帆影如织,人畅其行,货畅其流,两岸密布古渡码头、商埠集镇。李白并非唯一钟情渌水之人,其他诸多文人墨客也随晃悠的舟楫翩翩而来,在渌水岸边留下了吟咏与佳话。唐朝诗人刘长卿送别归返南岳的友人,便写道:“白云留不住,渌水去无心。衡岳千峰乱,禅房何处寻。”

  “耕读传家久,诗书继世长。”渌水边还先后兴起了莱山书院、近思书院、文成书院和渌江书院等讲学育才之所,学子们勤习“洒扫、应对、进退三节,爱亲、敬长、隆师、亲友之道”,苦学舆地、兵法与农经等课程,探索经世致用、报国济民的良方。春风秋月,寒暑易节,琅琅读书声与江上涛声相互应和。一代一代卓异的子弟也携着渌水的灵气与睿智,经世致用,走进青史。单醴陵一个县,从隋朝至清末便有进士40多人。时光淌入近代,众多风云人物又从这里奋然而起:傅熊湘、李立三、朱克靖、左权、张子意……

  渌江书院山长之一左宗棠曾撰过一联,悬挂于书院墙上:“一县好山为公立,两度绿水俟君清。”他称颂的是到过书院的两江总督陶澍,但其实也足以概括渌水滋润的两岸古今英雄人物。

  云山苍苍,渌水泱泱。这条奔腾不止的母亲河,像湘东原野的一根巨大琴弦,弹出了一方富足与安逸、清雅与恬然……

  

  我曾多次漫步于湘东大地,盘桓于渌江两岸,听清风踟蹰于碧水之间,看烟霞聚散于江渚之上。

  在醴陵八景之一的状元洲,朝霞穿透薄雾,与满江澄碧辉映。红绿相间的波光中,状元洲像一只暂时收敛羽翼的大鸟默然而栖,又似一艘战场归来的巨舰恬静而泊。洲长约500米,宽约100米,因古谚“洲过县门前,醴陵出状元”而得名。洲上林木荫覆,鸟鸣不绝,令人疑心自己误入幽谷深山。渌水明澈如镜,我缓步而行,听累了鸟的啁啾,从石栏杆上探出头,看见了自己的影子与洲上状元阁的倒影挨在一起,一尾游鱼隐在影中。我手臂稍稍一抬,游鱼陡地一惊,转眼便消隐在幽谧的水波深处。

  林荫深处点缀几座屋宇。我在屋宇间徘徊良久,观览墨痕犹存的红军标语后,又登上了洲头飞檐五重、直冲云端的状元阁。江风裹着绿意浩荡而来,频频拉扯我的衣襟,如故友寒暄。放眼四顾,古城醴陵尽收眼底,两岸屋舍鳞次栉比,一些瓦屋顶上炊烟袅袅。远处山峦静默,像一道道凝固的厚实屏风,只有苍翠在绵绵漫溢。仰望山顶,望江楼孤傲而立,似乎刚从云霄跌落而下。脚下的渌水无声流淌,在城中弯出一个硕大的U形,两头都渐渐变细变瘦,消失在茫茫原野尽头。

  像畅饮了一坛封存多年的村酿,我沉醉在眼前的图画前,久久不愿醒来。

  在醴陵县城25公里外的白兔潭镇,我领略了渌江另一种风韵。暮春时节,烟雨迷离,山峦远远围裹的一大片盆地间,渌水吸纳雨水与四面而来的涧水、流泉,波光却依旧浸透碧意,曲着腰身滔滔而涌。堤岸不曾有任何修饰,是千百年来河水反复冲刷的自然形态,如犬牙差互,曲折前伸。湿漉漉的滩涂也宽窄不一,遍布绿意盈盈的杂草与灌木。两岸农舍三三两两,在绵延的碧树间时隐时现。

  白兔潭是湘赣边界一座百年古镇,也是三百里渌江上第一个重要码头。街道由诸多鹅卵石或青石板铺就,如耄耋老人额上一道道皱纹,盛满时光的沧桑。街心尤为特别,青石板上嵌着一溜深深的独轮车车辙,无声诉说着古镇昔日的繁华。

  悠悠渌水是古镇的动脉,街面上堆积的货物多由水运迢迢而来。株萍铁路修通以前,萍乡的煤炭被挑夫们一担担挑到镇上码头,再装船,上渌水,转湘江,遍览两岸旖旎风光后,进抵闹嚷嚷的长沙和武汉,最终化为无数工厂与千门万户炉中的熊熊火焰。

  在醴陵最西端的石亭镇塘山口村,我又与渌水猝然重逢。

  “这是什么河?”第一次来塘山口村,我有些懵懂。

  “渌江!”这里是友人的老家,他的话语里溢满自豪。

  远山在云霭下静默环列,圈出一大片绵延、平旷的原野。原野上挨挤着一丘丘稻田,禾苗翻滚的碧浪像一群欢腾的孩童,朝远处雀跃而去。村舍或聚或散,都被稻田围裹,似乎就要被无边的绿意吞没。一道水流从远处山脚溶溶而来,在原野上溜达一阵,蓦然拐个弯,又从另一方山脚滔滔而出,消隐在山峦深处。堤岸是一溜葱翠而浓密的灌木,一株粗壮的老树向水面倾斜,苍遒的枝干遮掩了半个河道。几只鸭子在河面嬉戏,偶尔将头探入水中,又猛地拔出来,仰着脖颈大口大口享受美餐。

  这是素朴的乡野渌水图。

  

  这澄澈苍碧的清波,一度也黯然失色过。那年,在醴陵乡间某地,一位年轻人指着水面痛惜地对我说:“这一两年,不说别的,光非法采砂就让母亲河面目全非。”河边的柳叶深处,一只隐伏的蝉应和着年轻人的声音,似乎在呐喊:救救母亲河……

  然而,随着“还渌江一江清水”的号角吹响,渌水两岸从省市到乡村都建立了河长制,鱼虾、白鹭又回来了的消息屡屡见诸报端和网络。我似乎听到了渌水欢快奔涌的声音,又有了李白“天边看渌水”的冲动,于是,再次站在了白兔潭的渌水边。

  太阳正缓缓西斜,霞光染红了两岸。水面晃着点点金光,却不妨碍接纳广袤的天光云影,令我瞬间想起范仲淹“上下天光,一碧万顷”的句子。河滩上,果然有一群白鹭,或悠闲踱步,或将长嘴伸入水中。高兴了,展开翅膀飞了起来,挨着水面转一圈,又翩然落地,像武侠小说里飘逸的侠客。

  蓦地,视野里出现了一个汉子。他弓着腰,左手提蛇皮袋,右手拿一把火钳,正在捡拾什么。我寻路下到河滩,和汉子闲聊起来。他个头不高,憨憨而笑,露出一口不大齐整的牙。他姓彭,是村河长办招聘的河道保洁员,白兔潭像他这样的保洁员还有60多人。

  老彭说:“我们每天从早上开始清洁河道,看看河里有没有垃圾,有没有人下河电鱼、毒鱼。”

  追着三两只白鹭的身影,拐过一道河湾,我又巧遇了一位正在巡河的河长。她姓姚,50来岁,身材瘦小,头发扎成马尾,白色衣服外套了件天蓝色的志愿者马甲,霞光中格外醒目。聊起守护母亲河,她说,其实挺偶然。2012年,她参与了一些环保公益活动,呼吁老百姓尽量减少开车,减少大气污染,守护蓝天白云。

  “几场活动下来,我不仅学到了许多以前未曾知晓的环保知识,也意识到保护地球家园的重要性和紧迫感。”她笑道。

  随后,她组建了“碧水蓝天”行动志愿者团队,利用周末和假期开展净滩与巡河活动,清理河滩垃圾,劝阻乱堆乱倒垃圾的行为。她有收获,也有苦恼。一次,有个年轻人随手将烟蒂丢入渌水,她见了,连忙给他递过一份宣传资料,请他以后不要乱扔。没想到,年轻人将宣传单狠狠往河中一丢,嘴里唠叨着“关你什么事”,转身扬长而去。顿时,眼泪在她的眼眶打滚,但她还是忍住了委屈,默默下到河滩上,用棍子小心翼翼将宣传单挑上来。

  后来,她成了一名民间河长大队大队长。我问及当了“官”的感受,她笑笑说:“有这个‘官衔’,比起以前做单纯巡河志愿者,事情更多了,责任更大了。我希望带领更多的人投入到环保行动中来。”

  她喜欢巡河。渌水悠悠流淌,铺陈出两岸秀美风光,永远也看不够。每次巡河,她除了发现环保问题、奔走解决外,还会用手机拍下很多感人的瞬间与美不胜收的风景:绚烂的野花、摇曳的垂柳、乳白的雾霭,金色的晚霞、可爱的水鸭、荡漾的碧波……

  “哪天你再来,我给你看保存的相片,真的很美!”她说。

  我笑着应承。与她告别后,我沿河边走了一段又不经意回过头,她仍然站在霞光里目送着我。我想,已无需看照片,她不就是最美的风景吗!

  晚霞还在天边燃烧,天地间像铺开了一幅绚烂的壮锦……(张雄文)

>>><<<

美丽中国 | 渌水变奏曲

2023-03-24

  “渌水明秋月,南湖采白。荷花娇欲语,愁杀荡舟人。”晨光熹微或者月白风清的窗下,吟哦李白的《渌水曲》,一条澄碧、清幽、温婉的河流,便似乎伴着高洁而雅致的琴音,从远古悠悠流淌而来。

  游踪遍布大江南北,时常“登高壮观天地间”的李白,对这条叫渌水的河流,一生可谓情有独钟。汉阳病酒,他浮想联翩:“啸起白云飞七泽,歌吟渌水动三湘”;广陵赠别,他意兴遄飞:“天边看渌水,海上见青山”……

  或许,到后来,李白笔下的渌水,已不只是那条奔腾的河流,而是一种澄澈、深静与浩渺的象征,是原始、隐逸而明净流动的美。

  

  渌江又名渌水,发源于江西杨歧山千拉岭南麓。它清逸脱俗,打破“世间无水不朝东”的自然规律,偏偏向西而流。一江澄碧淌过江西萍乡、湖南醴陵、株洲渌口的山谷、丛林、田园、村庄与市镇,在古镇渌口向身后的群山、原野作最后一次深情回眸,一头扎入奔腾的湘江,而后向八百里洞庭、万里长江奔涌而去……

  渌江是湘江的一级支流,有三百里渌江的美誉。干流绵延168公里,像一面柔软而悠长的镜子,倒映着亘古的苍穹、云霞与花开花落。它也是萍乡、醴陵和渌口三个地区的母亲河,千百年来滋润着两岸广袤、肥沃的土地,哺育了无数敦厚、朴素的湘赣儿女。渌江一路跌宕起伏,蜿蜒向前,肆意铺陈出沿岸图画般的江南风光:阡陌纵横,田园翠碧,人口稠密,物产丰饶,似乎刚刚从一位大画家的笔端妖娆而出。

  渌水下洞庭,通长江,达大海,是湘东赣西重要的交通线。江上帆影如织,人畅其行,货畅其流,两岸密布古渡码头、商埠集镇。李白并非唯一钟情渌水之人,其他诸多文人墨客也随晃悠的舟楫翩翩而来,在渌水岸边留下了吟咏与佳话。唐朝诗人刘长卿送别归返南岳的友人,便写道:“白云留不住,渌水去无心。衡岳千峰乱,禅房何处寻。”

  “耕读传家久,诗书继世长。”渌水边还先后兴起了莱山书院、近思书院、文成书院和渌江书院等讲学育才之所,学子们勤习“洒扫、应对、进退三节,爱亲、敬长、隆师、亲友之道”,苦学舆地、兵法与农经等课程,探索经世致用、报国济民的良方。春风秋月,寒暑易节,琅琅读书声与江上涛声相互应和。一代一代卓异的子弟也携着渌水的灵气与睿智,经世致用,走进青史。单醴陵一个县,从隋朝至清末便有进士40多人。时光淌入近代,众多风云人物又从这里奋然而起:傅熊湘、李立三、朱克靖、左权、张子意……

  渌江书院山长之一左宗棠曾撰过一联,悬挂于书院墙上:“一县好山为公立,两度绿水俟君清。”他称颂的是到过书院的两江总督陶澍,但其实也足以概括渌水滋润的两岸古今英雄人物。

  云山苍苍,渌水泱泱。这条奔腾不止的母亲河,像湘东原野的一根巨大琴弦,弹出了一方富足与安逸、清雅与恬然……

  

  我曾多次漫步于湘东大地,盘桓于渌江两岸,听清风踟蹰于碧水之间,看烟霞聚散于江渚之上。

  在醴陵八景之一的状元洲,朝霞穿透薄雾,与满江澄碧辉映。红绿相间的波光中,状元洲像一只暂时收敛羽翼的大鸟默然而栖,又似一艘战场归来的巨舰恬静而泊。洲长约500米,宽约100米,因古谚“洲过县门前,醴陵出状元”而得名。洲上林木荫覆,鸟鸣不绝,令人疑心自己误入幽谷深山。渌水明澈如镜,我缓步而行,听累了鸟的啁啾,从石栏杆上探出头,看见了自己的影子与洲上状元阁的倒影挨在一起,一尾游鱼隐在影中。我手臂稍稍一抬,游鱼陡地一惊,转眼便消隐在幽谧的水波深处。

  林荫深处点缀几座屋宇。我在屋宇间徘徊良久,观览墨痕犹存的红军标语后,又登上了洲头飞檐五重、直冲云端的状元阁。江风裹着绿意浩荡而来,频频拉扯我的衣襟,如故友寒暄。放眼四顾,古城醴陵尽收眼底,两岸屋舍鳞次栉比,一些瓦屋顶上炊烟袅袅。远处山峦静默,像一道道凝固的厚实屏风,只有苍翠在绵绵漫溢。仰望山顶,望江楼孤傲而立,似乎刚从云霄跌落而下。脚下的渌水无声流淌,在城中弯出一个硕大的U形,两头都渐渐变细变瘦,消失在茫茫原野尽头。

  像畅饮了一坛封存多年的村酿,我沉醉在眼前的图画前,久久不愿醒来。

  在醴陵县城25公里外的白兔潭镇,我领略了渌江另一种风韵。暮春时节,烟雨迷离,山峦远远围裹的一大片盆地间,渌水吸纳雨水与四面而来的涧水、流泉,波光却依旧浸透碧意,曲着腰身滔滔而涌。堤岸不曾有任何修饰,是千百年来河水反复冲刷的自然形态,如犬牙差互,曲折前伸。湿漉漉的滩涂也宽窄不一,遍布绿意盈盈的杂草与灌木。两岸农舍三三两两,在绵延的碧树间时隐时现。

  白兔潭是湘赣边界一座百年古镇,也是三百里渌江上第一个重要码头。街道由诸多鹅卵石或青石板铺就,如耄耋老人额上一道道皱纹,盛满时光的沧桑。街心尤为特别,青石板上嵌着一溜深深的独轮车车辙,无声诉说着古镇昔日的繁华。

  悠悠渌水是古镇的动脉,街面上堆积的货物多由水运迢迢而来。株萍铁路修通以前,萍乡的煤炭被挑夫们一担担挑到镇上码头,再装船,上渌水,转湘江,遍览两岸旖旎风光后,进抵闹嚷嚷的长沙和武汉,最终化为无数工厂与千门万户炉中的熊熊火焰。

  在醴陵最西端的石亭镇塘山口村,我又与渌水猝然重逢。

  “这是什么河?”第一次来塘山口村,我有些懵懂。

  “渌江!”这里是友人的老家,他的话语里溢满自豪。

  远山在云霭下静默环列,圈出一大片绵延、平旷的原野。原野上挨挤着一丘丘稻田,禾苗翻滚的碧浪像一群欢腾的孩童,朝远处雀跃而去。村舍或聚或散,都被稻田围裹,似乎就要被无边的绿意吞没。一道水流从远处山脚溶溶而来,在原野上溜达一阵,蓦然拐个弯,又从另一方山脚滔滔而出,消隐在山峦深处。堤岸是一溜葱翠而浓密的灌木,一株粗壮的老树向水面倾斜,苍遒的枝干遮掩了半个河道。几只鸭子在河面嬉戏,偶尔将头探入水中,又猛地拔出来,仰着脖颈大口大口享受美餐。

  这是素朴的乡野渌水图。

  

  这澄澈苍碧的清波,一度也黯然失色过。那年,在醴陵乡间某地,一位年轻人指着水面痛惜地对我说:“这一两年,不说别的,光非法采砂就让母亲河面目全非。”河边的柳叶深处,一只隐伏的蝉应和着年轻人的声音,似乎在呐喊:救救母亲河……

  然而,随着“还渌江一江清水”的号角吹响,渌水两岸从省市到乡村都建立了河长制,鱼虾、白鹭又回来了的消息屡屡见诸报端和网络。我似乎听到了渌水欢快奔涌的声音,又有了李白“天边看渌水”的冲动,于是,再次站在了白兔潭的渌水边。

  太阳正缓缓西斜,霞光染红了两岸。水面晃着点点金光,却不妨碍接纳广袤的天光云影,令我瞬间想起范仲淹“上下天光,一碧万顷”的句子。河滩上,果然有一群白鹭,或悠闲踱步,或将长嘴伸入水中。高兴了,展开翅膀飞了起来,挨着水面转一圈,又翩然落地,像武侠小说里飘逸的侠客。

  蓦地,视野里出现了一个汉子。他弓着腰,左手提蛇皮袋,右手拿一把火钳,正在捡拾什么。我寻路下到河滩,和汉子闲聊起来。他个头不高,憨憨而笑,露出一口不大齐整的牙。他姓彭,是村河长办招聘的河道保洁员,白兔潭像他这样的保洁员还有60多人。

  老彭说:“我们每天从早上开始清洁河道,看看河里有没有垃圾,有没有人下河电鱼、毒鱼。”

  追着三两只白鹭的身影,拐过一道河湾,我又巧遇了一位正在巡河的河长。她姓姚,50来岁,身材瘦小,头发扎成马尾,白色衣服外套了件天蓝色的志愿者马甲,霞光中格外醒目。聊起守护母亲河,她说,其实挺偶然。2012年,她参与了一些环保公益活动,呼吁老百姓尽量减少开车,减少大气污染,守护蓝天白云。

  “几场活动下来,我不仅学到了许多以前未曾知晓的环保知识,也意识到保护地球家园的重要性和紧迫感。”她笑道。

  随后,她组建了“碧水蓝天”行动志愿者团队,利用周末和假期开展净滩与巡河活动,清理河滩垃圾,劝阻乱堆乱倒垃圾的行为。她有收获,也有苦恼。一次,有个年轻人随手将烟蒂丢入渌水,她见了,连忙给他递过一份宣传资料,请他以后不要乱扔。没想到,年轻人将宣传单狠狠往河中一丢,嘴里唠叨着“关你什么事”,转身扬长而去。顿时,眼泪在她的眼眶打滚,但她还是忍住了委屈,默默下到河滩上,用棍子小心翼翼将宣传单挑上来。

  后来,她成了一名民间河长大队大队长。我问及当了“官”的感受,她笑笑说:“有这个‘官衔’,比起以前做单纯巡河志愿者,事情更多了,责任更大了。我希望带领更多的人投入到环保行动中来。”

  她喜欢巡河。渌水悠悠流淌,铺陈出两岸秀美风光,永远也看不够。每次巡河,她除了发现环保问题、奔走解决外,还会用手机拍下很多感人的瞬间与美不胜收的风景:绚烂的野花、摇曳的垂柳、乳白的雾霭,金色的晚霞、可爱的水鸭、荡漾的碧波……

  “哪天你再来,我给你看保存的相片,真的很美!”她说。

  我笑着应承。与她告别后,我沿河边走了一段又不经意回过头,她仍然站在霞光里目送着我。我想,已无需看照片,她不就是最美的风景吗!

  晚霞还在天边燃烧,天地间像铺开了一幅绚烂的壮锦……(张雄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