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闻
新闻纵深 | 金牌背后的外教
7月28日的东京海之森水上竞技场,见证了中国赛艇的两个历史性时刻——崔晓桐、吕扬、张灵、陈云霞在女子四人双桨夺金,揽入中国赛艇历史上第二枚奥运金牌;张亮、刘治宇在男子双人双桨摘铜,拿下中国乃至亚洲赛艇奥运史上首枚男子奖牌。
中国赛艇项目能够取得突破因为背后有一支金牌教练团队。中国赛艇主教练是保罗·汤普森,男子双人双桨项目教练是汤姆·凯,这两人都是曾经的世界冠军。而他们背后的军师是中国赛艇队高水平运动表现总监史蒂夫·雷德格雷夫,唯一一个在连续5届奥运会上都夺取金牌的赛艇运动员。
此前,在本届奥运会的首日比赛中,孙一文在女子重剑个人赛上一剑绝杀,将冠军收入囊中。比孙一文更激动的,是她的教练雨歌·欧伯利,他扛起爱徒一路小跑,边跑边欢呼庆祝;而庆祝的最高潮,是他拿来一面事先准备好的五星红旗,示意孙一文一起展开国旗,随后又把国旗郑重地披在弟子身上。
征战东京的中国体育代表团中,有来自19个国家的30名外籍教练,涉及田径、赛艇、水球、橄榄球等17个项目。
“奥运会是一个开放的舞台,外籍教练的流动与共享,不仅有助于我们在一些项目上补齐技术短板,更重要的是对体育精神的相互交流,推动更高水平的公平竞争。离世界更近,中国体育的发展也拥有更多思路与能量。”北京体育大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黄亚玲说。
随着体育全球化的不断发展,中国体育“请进来”与“走出去”也日趋常态化。和把“洋教练”请进来相对应的,越来越多的中国教练也在不断走向世界。
在举重女子55公斤级比赛中,菲律宾运动员迪亚兹最后一次试举成功,以224公斤的总成绩获得冠军,夺得菲律宾历史上第一枚奥运会金牌。迪亚兹创造历史的背后,离不开一位中国教练——高凯文。
“他改变了我的技术,更让我理解,如果我想赢得2020东京奥运会,我就需要做出改变。”迪亚兹说。现年64岁的高凯文在举重界颇有名气,2017年退休后,他接受菲律宾体育运动委员会邀请,出任菲律宾举重队主教练。
除了举重外,在乒乓球、跳水等中国优势体育项目中,也能见到不少中国身影。
据黄亚玲介绍,中国的援外教练工作,要追溯到上世纪五十年代。1957年,中国第一次派出教练到国外执教。在过去的60余年中,已经向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派出了数千名教练员。除国家派出之外,一些有实力的退役或现役运动员与教练员,凭借他们优异的运动成绩和较高的社会知名度,获得了直接去海外学习或工作的机会,成为了效力其他国家体育组织的“海外兵团”。
改革开放以来,特别是1979年中国全面恢复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后,中国体育全面融入世界体育发展进程,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体育事务。目前,有超过200名中国人在国际体育组织中任职;中国以援建场馆、援助派遣教练等方式,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体育援助;在“一带一路”倡议实施过程中,体育也成为联结中国与参与国家和地区人民的纽带。(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徐梦龙)